首页 > 楼市动态 > 房产动态

7月6日楼市新闻头条

发布时间:2018-07-06 08:11 来源:靖江房产网
房企:截至目前,前三甲“碧万恒”均已公布2018上半年销售数据,其中碧桂园4124.9亿元、万科3046.6亿元、恒大3041.8亿元。得益于6月较高销售,万科以5亿元的微小差距超越恒大位居第二,不变的是碧桂园依旧稳坐销冠领跑万科、恒大千亿以上。

解读:房企们的上半年的收获是丰厚的,下半年的表现会如何?我们继续关注。


土地市场:上半年50大城市土地出让总额达17985.4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相比的2874.9亿元,上涨39.6%。其中,包括杭州、重庆、苏州、北京、郑州、济南、佛山、宁波、广州、天津、武汉、成都在内的12个城市卖地超过500亿。杭州卖地最高达1485.3亿元,同比上涨99%;重庆卖地920亿元,上涨24%;苏州卖地765.9亿元,上涨20%。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佛山、湖州、常州、嘉兴、南通、徐州等在内的38个三四线城市,卖地超过100亿元。

解读:土地出让额大幅上涨,这会给楼市带来什么变化呢?如果土地成本在增加,那么,楼盘的价格如何下降?


报告显示:若房地产市场在密集政策下反应过度,比如房价下跌20%-30%,或者市场预计房地产税政策出台可能造成过大冲击,势必会对整体产业链条产生影响,届时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在内的行业风险将连环爆发,强力冲击银行的风险底线。

解读:如果房价在当前的水平下跌20-30%,都不能算是回归到合理的水平。然而,银行却承受不了,我们又如此指望房价能够回归到理性的范围?


惠誉评级表示:禁止中国房地产公司利用境外债券发行所得投资新项目的新规出台,并不会显著增加开发商的融资风险。 境外债已是房地产行业日益重要的再融资渠道。 由于各项控制杠杆率和融资风险的监管措施造成境内融资条件趋紧,中国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过去18个月内的境外发债规模激增。

解读:汇率是一方面,房企过度扩张是另一方面,未来,房企通过境外债券发行来融资必然会收缩,对房地产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最少会理性一点。


深圳楼市: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新房共成交12804套,同比增加21.9%;成交均价每平方米54160元,同比下降0.9%。6月份全市一手住宅共成交2705套,环比上涨5.5%;6月份全市新房住宅成交均价每平方米54093元,环比上月下降18元,新房住宅成交均价则持续“二十一连跌”。今年1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54240元。

解读:虽然房价跌幅有限,但在别的城市房价翻番的21个月中,深圳房价没有涨,已经是个奇迹了。


楼市调控:在这次七部委联合整治专项行动中,重点打击的内容,排在前列的就是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投机炒房团伙。

解读:楼市稳定需要全方面发力,我们愿意看到未来的楼市更健康、更合理。


杭州: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开出了6张罚单,其中的4张指向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去购房、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涉及3家银行一家信托,合计被罚215万元。

解读:对流入楼市的资金把好关,楼市才能避免被过度暴炒。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