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楼市动态 > 房产动态

7月3日楼市新闻头条

发布时间:2018-07-03 07:59 来源:靖江房产网
 上海企业购房新政:自7月3日起,上海企业购买商品住房必须同时满足设立年限已满5年、在本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已达100万人民币、职工人数10名及以上且按照规定在该企业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满5年等条件(已缴纳税款金额满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除外)。同时,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年限从“满3年”提高至“满5年”。

解读:针对“炒房”的打补丁,未来还有更多的城市会出台类似的调控新政策。


房企数据:截至6月30日,TOP100房企合计销售规模近4.6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半年销售额达500亿元以上的房企数量为25家,有33家超过400亿元,皆有可能跨入全年千亿的门槛。

解读:上半年大型房企的表现仍好于去年同期,随着部分城市的楼市仍在升温,全年度的数据也可能会大大超过去年。


楼市供应量:二季度以来,全国多地为维护市场稳定,优先满足自住刚需,开始适度加大市场供应量。6月,部分热点城市加快预售证审批,大量项目集中入市,供应量继续增加。郑州、大连、福州、苏州、北京等地6月供应量环比翻番,如郑州6月供应量环比增幅225%,高达159万平方米,为近半年峰值。北京6月预售证批复也明显“放量”,单月供应面积近60万平方米。此外,重庆、武汉两地6月供应量维持高位,单月供应面积均在200万平方米以上。

解读:增加供应量是稳定房价的最重要的手段,未来,仍会继续增加供应量。


北京退房现象:近日,位于通州区的K2十里春风的售楼处被“围”了,数十名身着印有“退房”短袖的购房者聚集在这里。由于该项目的售卖价格前后相差太大,刚开盘的时候是4万多,现在的售价是2万多,相差两万,导致许多早期购房者集体要求退房。

解读:房价跌了,也是几家乐、几家愁。可以理解这些早期购房者,但是,如果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也要找他们维权?


北京二手房市场:北京二手房市场从2016年及2017年春节后的高温中急速冷却,并在2017年下半年跌至低谷,房价也随之下挫。进入2018年,伴随刚性需求的回归,北京二手房市场终于逐步走出低谷,交易量回升,价格止跌,但半年的整体房价依旧保持下跌。


苏州土地市场:2018年1月-5月,苏州土拍成交宗数及成交面积与2010-2013年相比,确实都有所下滑。然而,在成交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土地成交宗金额却不断上扬,2015-2016年的涨幅高达126%,苏州土地价格仍然保持增长。2018年1月,中铁建设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更是以43167元/㎡的楼面价拿下姑苏区地块,一举斩获苏州地王称号。严格意义上来说,苏州地产市场并未真正遇冷,每次土拍都吸引众多开发商频频竞价,几乎每出一块住宅用地,各大房企都是蜂拥而至。中铁建拿下苏州地王,就足足经过了41轮报价,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重庆:重庆出台文件,提出自2018年7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或第二套住房的契税、个人转让家庭唯一生活用房(住房)的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中,涉及的家庭持有住房套数情况以全市为范围进行认定。而此前,重庆首套房退契税政策是按区进行认定执行。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8月1日起,重庆将不再执行个人首次购房按揭财政补助政策。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