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楼市动态 > 靖江楼市

2022年1月10日靖江楼市新闻头条

发布时间:2022-01-10 08:07 来源:靖江房产网
靖江楼市

1、1月6日晚间,有媒体消息称,目前银行已告知一些大型优质房企,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道红线”相关指标。随后,多家房企向记者证实,该消息属实。解读:针对房企暴雷的问题,解决方案慢慢清晰。房企的问题解决了,配合宽松的政策面环境,楼市下跌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靖江新楼盘:

1、靖樾东方项目在售滨江新城区域在售新楼盘项目之选,咨询电话/WX:186 526 11126

2、龙馨园天著系类,建面约189-208平精工叠墅,改善型购房者之选……电话/WX:18652611126

3、靖江骏园建面约97-143平精智阔宅。五大主体架空层泛会所,满足全年龄健康生活,外揽约500浓荫水岸,自成天然空气净化器,智能新生活,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安防,打造现代科技新社区。……电话/WX:18652611126

楼市动态:

1、2021年,房地产市场再度上演“过山车式”行情。上半年,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年初部分热点城市延续了2020年年末的热度,叠加春节期间一二线城市购房情绪升温,一季度淡季不淡。二季度以来,市场热度持续,房企把握销售窗口期积极去化,供货及营销力度加码,进一步拉升上半年楼市的整体售房数据。从企业表现看,百强房企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61499.1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TOP10、TOP20和TOP3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分别同比提升70.9%、54.3%、51.5%,实现规模稳定增长。到下半年,市场持续转冷,百城成交面积持续下行,同比跌幅扩大至30%以上,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企业层面,2021年规模房企销售增速罕见出现下滑。规模房企整体的目标完成情况也远不及历史同期,平均目标完成率不到90%,明显低于过去三年10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行业去杠杆、市场降温的背景下,不断出现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2、据统计,2021年全国22城集中供地总成交地块1990宗,总成交金额2.25万亿元,呈现出城市冷热不均、土拍政策调整、国企领衔拿地等特征。统计显示,在集中供地的22城中,杭州成交金额位居榜首。2021年杭州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了3014亿元,同比增长20.4%,创下历年新高。杭州第一批集中供地便以1178亿元成交金额夺魁;第二批集中供地时,共有17宗地终止出让,撤牌率54.8%;第三批供地时全面回暖,推出的35宗涉宅地块全部成交,其中有24宗地块竞价封顶而采用摇号的方式,封顶率达69%,成交总额762.8亿元。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自2017年以来,杭州已经连续5年土地出让金收入超2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卖地大城”。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021年3次集中供地总成交金额为1906亿元,其中第一次集中供地其土地出让金突破了千亿元,此次供地成交面积也占到了北京全年供地计划的56.3%。而长春、合肥等城市3次集中供地成交情况均较为低迷。其中,长春第三批供地12宗地块中有9宗因无企业报名流拍,仅成交3宗,19.09亿元的总成交额刷新了22城土拍最低纪录。合肥全年集中供地成交额375亿元,排在22城末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在第二、三批集中供地中,流拍率均过半,分别达到52.94%和63.64%。

3、广东:日前,广东召集多家房企开会,与会房企包括奥园集团、富力地产、雅居乐、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五矿地产、越秀地产、珠江实业集团等国企和民企。据知情人士透露,会上一些出险企业介绍了其经营情况及项目,此次会议相当于政府为几家国企央企收并购出险房企项目“牵线搭桥”。

4、北京:受到多校划片政策的影响,2021年7月份,西城学区房出现“震荡”,高价学区房价格下跌。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发现,2021年末,西城学区房价格恢复至高点,顶级学区房成交单价屡屡突破16万元/平米。2021年,北京学区房市场有过多次调整。海淀29个热门小区实行二手房价格指导机制,再叠加多校划片,海淀学区房价格明显回调。同时,北京仍在严格管控二手房炒作、经营贷购房等违规行为,2021年开出罚单超过400起,处罚金额超过500万元。

5、福州:1月6日,福建省福州市发布《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十四五”期间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

6、深圳:深圳楼市迎来并不乐观的开局。2022年首个新盘光明安联尚璟府近乎零成交,也创下深圳新盘最低去化率。稍早前的2021年底,“首付分期”、“一成首付”等曾经在深圳楼市消失已久的营销策略重出江湖,亦没能刺激购房者的入市情绪。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深圳新房供应大年,新房住宅年度成交逾5.2万套,创2016年以来新高,也是2008年以来,新房的成交量首次反超二手房。但不少房企人士留意到,自2021年9月以来,伴随新盘市场供应持续放量,开发商一改过去“高冷”姿态,纷纷放出折扣让利。业内人士预计,步入2022年,深圳的新盘供应量仍趋于较高位,部分高景气板块二手房价格仍将继续回归居住价值,买方话语权仍居上风。

7、新年伊始,银保监会披露2021年的最后一批罚单,其中涉及银行及其从业者的超过百张,处罚日期均在2021年12月底。处罚原因看,除了涉房信贷违规外,罚单还重点关注了贷款“三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处罚力度明显加码,除了“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外,也不乏百万元级别罚款。任陶金表示,在信贷规模和投向进行精准调节的同时,总量的信贷扩张有可能在未来加强。这将进一步提升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风控工作的监管强度。加之金融稳定仍然是重要的政策目标,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监管强度也会加大。

楼市政策面:

1、岁末年初,多城传来房贷松绑的消息。其中,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的房贷放款明显提速;广州部分国有大行还在加快放款的同时,调降了房贷利率,促使该城楼市出现年末“翘尾”行情。这是源于监管部门多次释放利好信号,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进行快速“纠偏”。可以预见,政策纠偏之后,2022年个人消费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将较去年得到更好的满足。但对于大部分房企来说,日子或许仍不会好过。“房住不炒”政策不变的基调下,房地产投机行为仍将被打压,真实的购房需求又受制于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趋势加快等因素,房地产销售或难恢复往日盛景,房企分化与出清有可能将进一步加剧。

楼市观点:

1、克而瑞指出,展望2022年,企业整体业绩预期将更保守,仍会有一定规模的房企面临业绩下滑困境。新常态下,规模房企整体经营逻辑将加速向“以销定投”转变,更好地平衡财务杠杆、提升运营管控效率、防范风险、降本增效。

土地市场:

1、北京:与上一年度集中供地收官之战仅隔10天,1月7日,北京就早早挂出了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详情,成为全国首个上新的城市。18宗地有半数设置了竞现房销售面积环节,最高溢价率不超15%,地价上限平均溢价率设定为7.8%。出让公告显示,18宗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建筑规模约169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492亿元,挂牌竞价截止时间为2月16日。

房企:

1、融创:1月7日,据融创中国公告披露,2021年12月,该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478.2亿元,同比下降12.75%;合同销售面积约29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5%;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6130元/平方米。12月单月,前100房企实现全口径总销售金额11276.5亿元,环比增长41.1%,但对比2020年同期减少31.7%,在行业景气下行的环境下,年底楼市销售明显失速。在2021年前6月维持销售正增长之后,从7月开始,单月销售同比便一直下行。7-12月同比降幅分别达到5.55%、29.85%、32.33%、27.6%、47.02%与15.5%。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