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新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城
发布时间:2020-09-01 09:03 来源:
靖江房产网
徐玉海:滨江新城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从发展现状看,主要存在的短板:
一是新城功能配套不强。目前新城虽然建成了一批精品工程,但公共服务配套仍显不足,市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亟待提高。比如,交通开放度不高,新城、老城之间钟摆现象严重,支路网密度过低,上阶段“宽路幅”道路断面设计,侧重“汽车友好”,忽略了“行人友好”,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二是新城经济活力不足。目前滨江新城的经济发展以内向型的房地产为主,产业创新能力较弱,生活性服务、商业、餐饮、休闲娱乐体验式消费不足;三是新城特色不明显。前期虽然新城建设标准高,但还缺少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城市的文脉延续不够。
将认真落实,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与创新路径,勇当美丽江苏建设排头兵。
一是发展城市经济,让活力更足。充分挖掘市场优势,以“产城景”深度融合、“港产城”一体化为核心,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积极引进新型商贸业态,提升新城品位和吸引力。加快商业商务、金融服务、创意产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金融商务区、印象城、晨阳里商业街等项目建设,启动建设蟛蜞港生态风光带,高起点谋划水上运动中心、城市半马赛道。
二是完善城市功能,让内核更强。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城市内核,进一步增强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推进美丽宜居街区建设。健全城市“15分钟社区服务圈”“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完善商业、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公共活动等功能配套。加快建设文化中心、文创园、社区邻里中心、高品质示范高中、渡江实验学校,配套建设优质学前教育项目。
三是优化城市布局,让生态更优。以“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始终坚持规划的龙头导向地位,秉持“生态先行”的原则,完善新城南进东扩控规编制。以“两片”“三廊”“四核”为基点,以“一园、二带、五廊”为重点,打造城市公共服务区、商业商务区、未来港发展区、科创产业区、文旅休闲区、生态居住区六大功能片区。突出亲水特色、生态底色、自然本色,让“十里岸绿”在新城得到完美体现。
四是延续城市文脉,让底蕴更深。靖江水涵吴越文化,为新城建设提供了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突出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书为媒,努力打造新城的书香馨放和道德传承。探索历史空间的创新利用,将靖江历史文化精髓融入到街区、公园、雕塑、广场的规划建设中,让城市留得下记忆,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总之,我们将努力把新城打造成为“生态之城、活力之城、智慧之城、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