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解读明年楼市
发布时间:2017-11-14 14:17 来源:
靖江房产网
第一个问题,对明年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是小年。
这个核心包括几点:1、明年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很小。2、明年房地产销售可能会出现整体性的下降,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降。3、不同城市分化会很明显,一二线城市房价难以上升,因为经过2016年的大涨,市场本身承接力弱化,加上政策调控,增长会有限。但是继续下调的风险也不存在,因为调整从2016年第四季度就开始了,持续很久了。4、三四线城市也要分开看,在环一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会比较稳定。但基础设施改善乏力和就业人口新增乏力的三四线城市,会降价。
也就是说,万科对2018年房地产整体市场的判断是:会进入小年。
万科谈的是大势,但我们还需要正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实是越来越呈现出不同的周期性的。北上深这些一线城市、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整个市场近年来大致呈现出的周期顺序是:北上深——环一线+二线——三四线。所以,明年的市场,首先,今年暴涨的三四线城市一定会迎来小年,这是比较确定的,我之前一再谈到投资三四线城市要规避,也是这个道理,再好的市场也不会天天涨。其次,我个人认为,北上深明年不会是小年,市场会出现复苏。尤其是一线城市的豪宅,依然存在整体性的被低估。比如在深圳,深圳湾沿线的豪宅,在这种调整市里,依然上涨了10%以上,体现出了很强的抗跌性。而环一线+二线,是小年的可能性更大。整体上说,房地产买卖不存在什么趋势性的机会。但如果看多一线城市的长期发展,那么,这是很好的进行长线布局的机会。
这个判断如果大差不离,那么对于我们看待房地产企业明年的销售,以及选择自己的操作策略,都很有意义。比如对房企来说,如果它今年的销售结构中有较大比重来自于三四线城市,那么明年的增长压力就会大一些,龙头企业需要增加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资源,才能确保持续高增长。而且,假如明年三四线和二线市场出现调整,对于一些负债率高企的房企会产生资金压力,这是我们需要动态观察的。
在一线城市显然要储备更多的现金,以及更加勤奋的去接触市场。再重申一点:好城市的房子,博傻一点说,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入,就像好股票从来不曾亏待过股东一样,好城市也从来不曾亏待过房东。好城市,都是人们用钞票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相信市场自己的表达。
第二个问题,万科自身明年的销售额:会超6000亿。
这个主要包括几点:1、万科的项目资源,从销售金额看,90%以上布局在一二线和环一线的都市圈内。2、万科今年能够完成年初3500万方的推盘量,明年实际推盘量至少会在4000万方以上。3、前10个月的销售均价14800元。4、万科未来总的可售资源约1.35亿平米。万科今年第三季度新增项目超过了销售规模,超过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总和,10月份也新增了500多万方,超过销售面积近一倍。
从这个角度来算,可以得出几个判断。
第一,万科今年的销售额大约可以达到5200亿左右,会出现恒大争抢第二的位置。明年有可能达到的销售额会在6000亿左右(尽管万科不设销售目标,但实际有这样的条件达到这个规模),这个规模可能会继续低于碧桂园,但是超过了恒大前几日引进第三轮战投时公布的计划的——恒大前几日公布2018-2020年的销售目标分别为:5000亿、5800亿级6200亿。不过,设想恒大定的目标是保守的,它也有可能实现更大的销售规模。
第二,放眼未来三年内,中国的房地产格局,碧桂园万科恒大融创四强占据的市场份额就会达到30%以上(四家加总3万亿以上)。行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会对中小房企产生剧烈的挤出效应,这是中小房企要迫切考虑的生存问题。
第三,万科在逆周期加杠杆。我们观察这几家房企巨头,在2017年出现了非常不同的情况。恒大、碧桂园、融创,都在降杠杆,因为在2015-2016年完成了巨额囤地的任务,也带来了过高的负债率。所以,去年下半年以来,他们的目标是降杠杆,比如恒大明确要求土地储备要负增长。但是万科基于30%的净负债率,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一直在积极加杠杆。对于一家长期拿地规模低于销售规模的稳健型房企,万科积极的土地操作,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到现在,万科依然还有不小的加杠杆空间,这是它不同的地方。市场调整期拿地,不容易出地王,确会占到不少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