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万人摇”、学区房“凶猛”、一线城市齐涨 楼市又热火了!
发布时间:2020-06-17 11:54 来源:
靖江房产网
久未能在房价上“统一脚步”的一线城市,5月份罕见出现同一走势。
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均全线上涨。
国家统计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房价格分别上涨0.5%、0.8%、0.3%和0.6%。
从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8%、0.6%、0.4%和1.6%。
近两年二手房价处于下行通道的北京,5月份二手房价以1.8%的环比涨幅“力压”深圳,“领涨”全国。
虽然都叫一线城市,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其实各有特点,各自执行的房地产政策也差异很大,此番为何会出现“一齐上涨”的情形呢?
其实不外乎三个因素的推动: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学区房热的助推以及豪宅项目的结构性拉动。
以北京为例,北京是全国防疫管控最为严格的地区之一,在成都、长沙等地市民已经可以撸串、逛夜市的时候,北京仍然处于一级戒备状态。超长时间的防疫周期,让房屋线下带看、签约等推迟时间较长,这也导致其需求释放更为集中。
其次是北京西城区的学区房新政。西城区是北京“城六区”中最后一个实施“多校划片”的区域。
新政为7月31日前买房落户的适龄儿童家庭留了最后一个“窗口”,于是“末班车效应”导致5月份西城区二手房,特别是学区房交易井喷。
豪宅市场同样火热。贝壳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豪宅(千万元级,150平方米以上)成交延期“爆发”,成交量达到2018年1月以来单月最高记录,环比增长57.8%,同比增长96.4%。
需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北京楼市就会持续出现大幅升温。
在四个一线城市中,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为严厉,如限购、“认房又认贷”、商住房政策等,限制了大量需求,特别是改善性需求。买房也不再是稳赚不赔。过去两年在北京买了房的人,大都有几十到上百万不等的“亏损”。
多地新房现“万人摇”
近月来,杭州、南京、成都等热点城市屡屡出现“万人抢房”现象。
5月末,杭州远洋西溪公馆项目取得959套房源预售证,吸引近6万人报名摇号,项目中签率低至1.23%。
6月初,南京江畔都会上城新推出的223套房源,吸引了1.3万组买房人摇号,整体中签率仅1.7%,平均57人抢一套房。
西部城市成都,今年前4个月已出现了6个“万人摇”楼盘,累计近11.2万人次报名和摇号。
如4月份的川发天府上城,出现了4万多人争抢786套房源的现象。另一个项目,凯德卓锦万黛,有超过2.2万人摇号,中签率仅0.85%。
“万人摇”背后自然有楼市需求的恢复和升温,但更重要的是一二手房价倒挂的问题。这些引发万人抢房的楼盘售价因为新房限价等原因,大都明显低于周边在售二手房价。“买到就赚一辆豪车”,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自然吸引有购房资格者蜂拥而入。
“疯狂”的学区房
最近几个月,在北京、深圳等地,围绕“学区房”已经接连发生不少“怪事”。
深圳此前曝出“8个小区学位被降级,业主下跪!”的新闻。据报道,深圳市福田区8个小区业主今年递交的“小升初”申请被深圳高级中学南校区驳回。理由是房产证用途一栏写的不是商品房,而是单身公寓。孩子入学积分认定的基础分从80分降至70分。激烈竞争中,分值下降很可能让孩子无缘入学,随后,不少家长集中维权。
6月12日,福田区政府发布《福田区关于近期学位问题的情况通报》称:在6月1日所谓“跪求学位”的7人中,没有一人今年有孩子需申请学位。经初步调查,前期造成人员反复聚集的小区和片区,存在有人借所谓“名校学位”炒作以抬高房价的现象。公安机关对煽动和参与违法聚集的2名房地产中介人员已依法作出治安处罚。
此后深圳又传出 “隔一条街,房子单价差8万”的消息,引发人们对学区房再度关注。
一位深圳市民称,其所在片区的百花园小区和园中园小区,两个小区仅仅只相隔一条马路,却因各自所属的学区不同,同等户型面积的房源单价差高达8万元。
北京也有类似的新闻。同等户型面积的房子,因为进入名校的学区划片当中,一夜之间身价暴涨。
今年北京三帆附小的登记入学范围新增了两栋楼:华尊大厦和华龙大厦。消息落地,这两栋楼的二手房报价应声大涨,其中,一套房挂牌价直升700万元。(相关阅读:《一夜之间涨价700万,学区房迎来“最后的疯狂”?》)
学区房异动的背后依然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学区房”问题格外突出,一方面与近两年出生人口上升有关,优质教育资源供需更趋紧张;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的蔓延,也让一些过去选择或者打算选择国际学校的家长将视线转回国内,加剧了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