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楼市动态 > 靖江楼市

4月2日靖江楼市新闻头条

发布时间:2020-04-02 08:56 来源:靖江房产网

靖江楼市

1、4月份,靖江楼市将如何发展呢?3月份的回暖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呢?由于4月份,央妈再次出台了定向降准与降息,4月份靖江楼市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也就意味着楼市行情仍有进一步回升的空间。

2、昨日(4月1日)靖江住宅成交9套,成交均价10531.1元/m2

3、【龙信御园】 | 2020年滨江新城新增楼盘项目,咨询电话:18652611126,微信:jjhaofang

4、这两天,位于靖城街道北片的一处民房内人去楼空。此前,这里还是一处典型的“多合一”场所,被靖城街道联合多部门取缔后,消除了安全隐患。近期,靖城街道雷霆出击整治“群租房”“多合一”场所,将打造东西南北中五个“靖城整治示范点”。靖江全市“群租房”“多合一”场所安全隐患大整治再排查工作开展以来,靖城街道坚持专项整治与系统治理相结合、集中攻坚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全力以赴抓好隐患排查整改。目前,靖城街道共整改“群租房”重大隐患403处,“多合一”重大隐患46处。

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了我省需要落地落实的重点任务、重要事项、重大政策共60条,是我省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任务书”和“线路图”。这份重要文件对于未来长三角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影响深远。《方案》明确支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在聚焦“一体化”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方面,《方案》提出主动服务、积极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充分集成江苏优势,加强与浙皖战略协同,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体化发展,并从强化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3个方面,明确了9条重点任务。“支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是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的一项内容。

6、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2018年8月31日,江阴、靖江两地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深化江阴—靖江两地跨江融合,致力于共同打造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主要目标是,以生态绿色为标识,以产业发展协同化、空间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同城化为重点,把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作为跨江全面融合的主阵地、驱动器,力争通过3~5年努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一个“产业共进、设施共建、民生共享、生态共美”的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这是对两地推动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的肯定,也为两地加快同城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7、《方案》在提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时,明确要积极推动北沿江、通苏嘉甬、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合新、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宁淮、盐泰锡常宜、苏锡常快线铁路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完善过江通道建设布局,加快推进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江阴第二、润扬第二以及张皋等过江通道规划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第二通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将提高江阴、靖江公共设施互通共享水平,加快两地高质量融合发展和靖江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楼市动态:

1、3月份以来,“日光盘”、“秒光盘”、排队抢购等象征楼市火爆的标志性场景频繁在各地上演。房子这么贵的东西,分分就卖出几个亿。报复性买房真开始了吗?张学董表示,目前疫情防控还处于关键时期,北京新房市场相较2月份的低谷确实有所恢复,但总体而言,热度仍然比不上2019年同期。从12个主要城区的新房交易来看,“20分钟卖出800多套房源”的热销情形仍是个案。  

2、截至2019年末,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53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3.36%。在2019年六大行新增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近四成。业内人士表示,2020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客户仍是银行积极争取的资源,但在“房住不炒”政策导向下,将重点支持居民首套住房贷款需求;预计全国房贷利率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短期内下调空间有限。  

3、自3月1日实行的LPR转换工作进展并不算顺利,仍有大部分人处在观望中。公告显示,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基准定价的转换工作,自2020年3月1日正式启动,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也就是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购房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将房贷利率转换成LPR加减点浮动定价,亦可继续沿用固定利率。如果你不自动选,那么银行会在8月31日后,将你的房贷合同默认为固定利率。值得注意的是,贷款人只有一次选择机会。

4、IQI于4月1日发布的一份全球房地产经纪人调查显示,逾八成的受访住宅房地产经纪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降低了他们2020年的收入预期。被调查的房产经纪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结果显示,希腊房地产经纪人对收入前景的预期最糟,95%的希腊经纪人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将在2020年导致削减收入,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预测他们的收入将“大大减少”。在新加坡,有88%的经纪人预计收入减少;在美国,有85%的房产经纪人预计今年收入减少。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葡萄牙等国均有超过八成经纪人预计今年收入会因疫情而下滑。在受访者中,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经纪人最不悲观。

5、央行:3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306.3亿元;中国央行3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306.3亿元。3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000亿元;3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29万亿元。3月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 3.5576万亿元。

6、中国3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50.1,预期45.5,前值40.3。

7、截至3月底,2020年发行地方债券1610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5424亿元,完成中央提前下达额度(18480亿元)的83.5%。下一步,财政部将落实关于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的决策部署,全力保障地方债券平稳顺利发行。

楼市政策面:

1、日前,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加强了对申请人婚姻关系的审核。《通知》中规定,贷款初审人员在受理贷款申请时,应通过北京市婚姻登记系统联网审核申请人婚姻关系情况,进一步加强借款申请人婚姻关系审核,审核结果截图作为电子档案留存。

2、今天起,嘉兴市购买二手房贷款期限,由原先的最长20年调整为最长30年,房龄加贷款年限不超过35年调整为不超过50年,且不超过该住房土地使用年限。

3、3月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的背景下,多地政府密集出台了楼市、人才相关的政策。具体来看,政策的着力点主要仍是扶持房企运营,包括降低房屋预售条件、为企业减税降费等;也有少数城市出台了需求端的利好政策,比如契税补贴、放宽落户购房限制、降低首付等。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城市的政策在发布后不久就被撤回,这也体现了在“房住不炒”原则下,纾困不刺激仍是政策的主流。

楼市观点:

1、2020年房地产基本面的变化是,一线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将告别调整重回上涨,当然这种上涨跟过去暴涨不可相提并论,房价出现抬头的现象是正常的。 

房企:

1、许家印表示,2020年对恒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今年开始,恒大要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经营发展战略。“一定要把负债降下来。”发布会上,许家印表示。所谓“降负债”就是要把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未来三年要大降负债4500亿,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而目标明确后,战略执行尤为关键。如何有效降低负债?“高增长+控规模”成为了恒大完成减“负”目标的两条必由路径。“高增长”是指实现销售高速增长,2020年要实现销售8000亿,到2022年要实现销售1万亿。

2、4月1日,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未经审核年度业绩公告。2019年,建业地产的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1011.50亿元,同比增长约39.8%,其中重资产的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718.01亿元,同比增长约为33.8%;轻资产的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93.49亿元,同比增长约为57.0%。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建业地产的收益约为人民币307.67亿元,较2018年增加约108.1%。主要由于有较多交付项目及按完工进度确认的在建项目已达到结转销售条件所致。

3、4月1日,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累计至2020年3月底,总权益合约销售金额约167.1亿元,销售面积达约140.1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2.65%及34.87%。其中于2020年3月,权益合约销售总金额约为80.2亿元,销售面积达约658,700平方米,环比上升221%和217%,同比减少32.43%及37.99%。

城市:

1、尽管2020年初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成都人民购房热情,投资、刚需、改善等类型的购房者继续运气拼搏战,但市场呈现出分化之势。3月以来,成都已有多个楼盘再现了万人参与摇号抢房的“盛景”,这是火爆一面;相比之下,个别高价楼盘已无十足诱惑力,甚至出现“滞销”,这是冷的一面。

2、苏州:4月1日,历时7个半小时,苏州市区八宗涉宅地已全部出让,收金131.5亿元。其中,吴中区3宗地块,相城区、工业园区各2宗地块,高新区1宗地块。

3、上海土地市场于3月31日、4月1日共挂牌四宗地块,其中,2宗宅地、1宗商业用地、1宗办公楼及科研设计用地,合计出让面积17.03万平方米,总起价62.81亿元。

4、4月1日下午,安徽合肥市公布5月份供地计划。计划涉及8宗地块,总面积约42.11万平方米,全部将于5月14日集体出让。8宗地中,新站区3宗、庐阳区1宗、高新区1宗、巢湖市3宗。

5、数据显示,3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7848套,成交套数环比上涨116%,同比下降51%。由此可见,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上涨,但较疫情前尚有较大差距。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2月增加近7倍,相较于1月增加6.3%,当前已经恢复到去年3月“小阳春”成交水平的44%。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