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自2014年开始试点,到目前之止,已经试点了5年,收到的效果很不尽如人意:截至2019年9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9件,共有129户家庭191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1岁,户均月领养老金7000余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过3万元。
“以房养老”其实是一种保险产品,主要是针对的是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将房产做为抵押物,抵押给保险公司,在生存年间,可以领养一定的老保险金。
理论上,“以房养老”是一种不错的养老模式,却又为何遇冷呢?同时,我们认为短期内,靖江推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非常低。原因主要几点:
一、房产仍是靖江普通家庭的最重要的财富
目前,很多靖江家庭仍将买房当做大事,付出的代价不菲,需要耗尽大部分积蓄以及经历二三十年的银行还贷周期。
千辛万苦买来的房产,也是家庭最重要的财富体现。大部份有子女的家庭,自然不会考虑去利用房产来解决养老的问题,而是留给子女们。
二、以房养老的经济性并不高
对于部分没有子女的老年来说,以房养老的经济怎么样呢?并不高。
当前,一套房产动辄价值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就算是卖出了变换成现金,做一个合理的投资理财,收益率一样不比领取的养老保险金低多少,扣除掉租房费用,还是可以有不错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自己还有一笔上百万的资金可以灵活运用。
三、房产的升值与货币贬值的问题
由于拿房产去抵押,是按现行的房产价值来计算养老保险金,却不能享受到房产的升值空间。同时,领取的养老保险金是固定的,货币却在贬值。一个升值,一个贬值,落差比较大。
综合以上一些因素,“以房养老”遇冷就很正常了。并且,我们相信,未来一二十年,“以房养老”的模式也很难在靖江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