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降温”是不少靖江购房者们所期待的事情,实现“楼市降温”也已经成为楼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最少,有人是这么说的。然而,我们根据这么多年的楼市表现来分析,短期内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会轻松。因为,二十多年来,靖江楼市处于升温行情的周期远远长于下跌的行情周期,出现过的几次短期降温,只是楼市的小小的调整行为。
靖江房价为何能长久保持上升趋势?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供应量赶不上购房需求的量,那么,房价必然是涨的。而如果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时候,房价才有下跌的可能。至于调控政策的出台,很重要的方面也是通过调节需求量与供应量的关系来调控楼市:抑制投资购房、增加购房门槛、提高购房成本等来降低购房人群范围,减少需求量,特别是将那些“非理性”的购房需求阻挡在楼市之外。供应量的增加,一般是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量,从而增加新楼盘的供应量。
靖江房地产行业发展是从零起步的。2000年以前,城市的居住环境很“普通”,只有开放式的社区,并没有封闭式的小区的概念,缺少物业管理、绿化、配套等。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在提高,这给靖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因此,大量的新楼盘开发建设出来,新楼盘内的绿化、相关的配套、物业管理都有了质的提高,购房者如潮。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部分购房者满足了居住需求之后,发现房产还具备投资的功能属性。因此,靖江房产投资行为开始盛行,越来越常见,不少人因此发家致富了。到了现如今,出于对货币贬值的担忧,购买多套房仍很普遍,出现部分新楼盘的销售客户群并不是以家庭首套房的刚需为主导,而是二套或者多套房的购房者。
但是,投资型的购房需求量由于并不属于“刚需”范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房价上涨带来的投机空间、对货币贬值的忧虑是购房的主要动机。可以通过政策面的打压,降低这类的购房需求量。真正意义上的刚需群体虽然存在,但群体量正在不断的下降。
要促进靖江楼市降温,自然可以通过对多套房的购房及投资型购房需求的打压来实现。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了这类购房的支撑,靖江楼市还有发展空间吗?不要说降温,崩盘都是有可能的。
城市格局规划较“宏大”,人口量低是靖江楼市发展中的最大的短板。拿滨江新城区域来说,目前靖江房价最高、发展势头最好的区域,目标是到2020年要实现20万人口的量。总共才六十多万人口的靖江,20万去了滨江新城,剩下的人如何分配?主城区、城北、新桥城、新港城还如何发展?
因此,改善型购房、投资型购房,仍是支撑靖江房地产行业的主要力量。当前的多套房家庭已经很普遍,未来会更多。房价上涨的年代,大家积极买房,房产可以被当做固定资产,成为财富的体现。但是,物“稀”才为贵,房子越来越多,“贵”的时代将会过去,不再是什么香饽饽,自然难以承担起资产保值、升值的重任。
现实的形势也很明显:这一波的楼市升温行情已经进入尾声,接下来靖江楼市分化的情况无法避免。区域不同,楼市的冷暖将会表现将会不同。能继续支撑起“良好发展势态”的区域,只会出现在“拥有高质量配套支持”,与还有“想象空间”的区域,滨江新城是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
但是,滨江新城的发展,带来的可能是其它区域的衰败,特别是会降低主城区的发展空间。“年轻人”、“高端人群”从主城区流向新城区,我们无法继续对主城区的楼市乐观,降温或者会首先从主城区的楼市开启。
至于滨江新城区,仍有教育资源、休闲、商业、娱乐等“高端”配套的支撑,未来三五年内仍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楼市高速发展期也已经迈过,退烧行情也将开始,体现在房价方面,涨幅的逐步下降趋势会形成。
对于期待滨江新城楼市的降温,以及房价在短期内能实现下跌甚至暴跌的想法,仍不成熟,三个因素:一、靖江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崇;二、城市发展重心的进一步向滨江新城的转移;三、货币贬值。但是,长远来看,就算是有这些支持点,也将会随着这片区域新楼盘的进一步饱和而出现逆转,过度依赖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事情。
总结:仍依赖于房地产行业的靖江经济,需要对楼市降温行情的出现而有所预期及准备。也许,未来又是继续通过“优化”教育资源来避免房地产行业的崩盘与经济面的受挫。靖江学位房的政策的调整可能只是开始,仍有较大可能性会有新变化,大家在投资学区房的问题上,要谨慎。我们要知道:很多城市的学位年限远远大于3年。而要避免靖江楼市大幅降温甚至崩盘,教育资源的“优化”是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