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路改造解决排水问题
发布时间:2014-04-17 10:36 来源:
靖江房产网
近日市住建局正加快推进中洲路片区排水改造,通过新建泵站、增加路面高程、设置明沟等一系列方法,努力解决暴雨季该低洼地块雨水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
背景:中洲路片区雨季易积水
城区中洲路片区地势相对偏低,曾多次出现积水现象。
2007年7月7日到7月8日,我市出现大暴雨天气,城区24小时降水量高达112.8毫米,季市观测站监测到我市北部24小时降水量高达122.2毫米。由于接连两天雨势较大,在人民路与中洲路十字路口周边,省靖中、外国语学校门口的大路成了一条河流,该路段积水深达30厘米。
2011年7月13日凌晨开始,一场暴雨突降我市,全市各地多处告急,部分区域严重积水,不少房屋进水,道路被淹,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据气象部门统计,城区连续12小时降水量达到190.7毫米,超过历史极值。人民路与中洲路交界处等部分区域积水较深,一些小轿车经过该路段时被淹熄火。
方法一:新建泵站收集雨水
市住建局城建科工作人员介绍,中洲路片区排水改造项目汇水范围东起人民路,西至姜八公路,北至南环路,南至中洲路,汇水面积约为39万平方米。今年初,我市委托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扬州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片区改造方案,并经过规划局、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论证,确定了施工设计方案。
该区域范围内有不少住户、商家,由于地势相对偏低,如遇大暴雨天气,大量雨水不能从该区域及时排出,容易引起积水。这次改造,将在姜八路与江阳路交界处附近建设雨水收集泵站,收集中洲路、江阳路、合兴路、华侨新村等处的雨水,使该区域的雨水通过顶管施工过姜八路,向西引向八圩港,减少路面积水。
方法二:“垫高”路面改变低洼状况
改造前,有关部门对该区域排水不畅的原因进行了多次调研。据介绍,每逢暴雨天气,雨水不能完全向九圩港排放,加之该区域地势相对较低,造成大量雨水涌向人民路与中洲路交叉口附近。
此次改造,将对中洲路与人民路交界处周边路面进行施工,使路面“增高”十几厘米厚的沥青层,改变“锅底塘”地势较低的状况。
方法三:增加截水明沟
记者在中洲路片区排水改造设计施工图上看到,在华侨新村西侧、中洲路西线北侧标有截水明沟。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中洲路西线南侧原来埋设雨水管,此次将在中洲路西线北侧增加排水明沟。排水明沟平时有蓄水能力,采用部分移动盖板、部分封闭盖板的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蓄水和平时道路通行的要求。设置的截水明沟宽0.6米,深1米,能提高截流能力。
同时,考虑到姜八路地势较高,还将在华侨新村西侧增加排水明沟,拦截姜八路雨水,使之不进入华侨新村,而直接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目前中洲路片区排水改造项目泵站工程已完成招标,近期将进场施工,管道及路面工程也已完成相关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即将进行工程招标,预计整个片区排水改造将于今年8月份完工。改造完成后,该小区遇到暴雨天受淹情况将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