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楼市动态 > 靖江楼市

靖江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发布时间:2016-07-07 10:00 来源:靖江房产网
近年来,靖江坚持“做大城市空间、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形象、做美城市环境”的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按照“新城做加法,老城做减法”的总体思路,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增长”向“成长”转变。

  加法怎么做?围绕“活力新城”做“加法”,就是加快新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新城的集聚功能,将人气、商业、要素向新城集聚。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江新城功能日益完善,5.5平方公里启动区内道路贯通,马洲公园、人民医院、滨江学校、农贸市场、体育中心建成投用,同步配套建设智能化公交站台、公共停车场等公建设施。十圩港景观带、天生港景观带展现绿色新城靓姿,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在新城崛起,昔日的农民住进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

  “围绕‘韵味老城’,我们努力腾出空间,提升老城宜居品质,改善老城区拥堵状况。”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通过公共设施配套、地块改造,中心城区人口逐步向新城区引导,有效连接、提高商业组团效应。重点实施路网畅通、城市增绿、配套完善、安居保障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通过规模造绿、依景配绿、见缝插绿,五年来新增城市绿地200多万平米,建成综合性公园3座、小游园15座,打造了十圩港、天生港、横港等滨河绿地,45条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以上,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区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实现了“市民公园、市民享受”。正在建设的天妃广场地处繁华的老城区,原来的企业搬迁后,我市规划建设一处休闲绿地。目前,体闲绿地整体景观已经成型。前段时间,旧城改造14、15号地块征收启动,该地块将规划建设文化街区,努力留住城市的“根”与“魂”。

  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发展建设新城、改造完善老城联系密切。横跨十圩港的三座大桥中洲桥、阳光桥、新洲桥,使新城区与老城区、新城与城南园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随着北六路、城东大道、城西大道、沿江高等级公路市政化改造的相继建设,主城范围逐步向二环拓展。“城市框架拉开了,城市变美了,道路更通畅了,我的家乡美美的。”在无锡工作的市民刘晓松每次回靖江,都会由衷地点赞。

  完善的公共设施,秀美的生态环境,让靖江赢得了一块块“金字招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市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