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次!四季度楼市调控呈“南松北紧”
发布时间:2019-12-10 09:27 来源:
靖江房产网
截至12月9日,四季度已有百余城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154次政策调整。其中,政策直指楼市且最为引人注目的共13地,包括深圳、佛山、郑州、成都、黑龙江、马鞍山、上海临港(23.88 -0.83%,诊股)、南京、江西、宁波等。
从政策维度看,13地中,深圳、成都直接对购房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深圳前海出台了针对港澳居民和家庭的购房优惠,深汕合作区解冻了商品房交易,成都则直接解除了高新南区居民的限购约束;黑龙江、马鞍山、江西、宁波则从规范市场出发,提出了开发购地资金审查、规范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及售前告知行为,出台了升级商品房预售资金和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等规定。更多城市选择以招揽人才模式打开购房“窗口”,包括佛山、上海临港、南京六合等。
“热点城市楼市松绑其实并没有释放出太多新信号,更多是一种微调。”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科指出,“各地都面临稳增长压力。适当松绑楼市,有利于维持房地产市场信心,也有利于开发商形成相对良好的预期。”
12月7日,深圳前海发布相关计划,提出港澳居民及家庭在前海合作区购房享受深圳户籍同等待遇。这已是深圳月内第三次微调楼市政策。此外,大湾区内,佛山也频频对楼市政策进行调整。
“广州、深圳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责任,带动区域发展,深圳还要落实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都需要经济和财政收入支撑。”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佛山此次调整,则是为地方产业发展吸引人才、提供人才支撑。”
远在雄鸡版图的另一端,黑龙江出人意料地收紧了楼市政策。
11月29日,黑龙江省住房和建设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严令禁止房企贷款拿地。
黑龙江省住房和建设厅有关人员表示,该政策主要是为了规范当地楼市乱象,包括房地产开发杠杆率太高以及“烂尾”问题。
“南北差异很好理解。”冯科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人口流入地区,除投资需求,自住需求也非常大。相反,东北地区是人口流出地区,现有商品房甚至形成了严重积压。政府当然不允许用新的贷款去形成新的不良资产,加剧市场失衡、市场积压。”
整体来看,四季度楼市政策调整以“松”为主。
深圳、成都、佛山、上海临港、南京六合均直接对购房进行松绑或侧边突破,郑州提高公积金可贷金额也有利于鼓励市场,黑龙江、马鞍山、江西、宁波规范市场行为则属于中性,可维稳、可托底,例如马鞍山提出“商品房销售价格不得低于备案价10%”。
“这一轮楼市政策已经见底。”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长邹琳华表示,“在‘因城施策’基调下,地方拥有对楼市政策进行调整的依据。当前楼市政策已经见底了,不可能更严了。”